兵心网|军人|退役|人才|求职|招聘|征婚|交友|教育|公文|战友|军官|兵心

初中作文写作指导:叙事文章的写作方法(七)

2018-10-17 16:47| 发布者: 战友之家| 查看: 2546| 评论: 0

摘要: 叙事文章的写作方法(七)  十、刻画主要人物带给作者或别人的独特感受  在正式叙事之前,刻画主要人物在做这件事,或者这些事带给作者自己或者别人的独特感受,能够自然引出要叙述的事件。因为开篇写出这些独特 ...

叙事文章的写作方法(七)

  十、刻画主要人物带给作者或别人的独特感受

  在正式叙事之前,刻画主要人物在做这件事,或者这些事带给作者自己或者别人的独特感受,能够自然引出要叙述的事件。因为开篇写出这些独特的感受,读者就会在心里这样问: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,哪些事给我们留下了这样的印象?这些问题,就会自然地引导我们去写下面的具体故事。

  这种写法,是一种设置悬念写法,能够增加文章的趣味性,吸引读者,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。

  (一)写作内容

  1.带给我们独特感受的时间段——什么时候。

  2.谁——主要人物是谁。

  3.主要人物奇异的行为或状态

  4.带给大家怎样一种奇异感受?

  (二)写作形式

  写作形式共有三种:

  1.单独写主要人物状态带来的独特感受

  例如:

  最近一个阶段,爸爸突然变得异常沉默。脸上,总是弥漫着一种若有所思、失神落魄的神情。有时候,坐在那里,一会儿工夫,眼神就变得迷离模糊起来,大家都担心他是不是遇到了什么难事,或者精神出了问题。

  又如:

  新学期一开始,一向性格内向,面色沉静的班主任,突然变得开朗起来,四十几岁的年级,脸上总是闪着兴奋的红光,宛若周身上下被谁注射了无数“鸡血”,短短的一个假期,他似乎完成了脱胎换骨、羽化飞升般的转变。

  2.单独写主要人物的行为带给大家的独特感受

  例如:

  一上初一,弟弟的一举一动突然变得神秘起来。一放学就钻进书房,妈妈喊他吃饭也不出来,早晨四点多钟就爬起来,写个不停。有时候,睡了一觉,半夜醒来,发现他卧室的灯还亮着。他怎么了?大家的心理都在画着问号。

  又如:

  每天中午,老对儿王军总是急匆匆吃完饭,然后就不见了踪影。好几次,老师有事找他,大家寻遍了校园的每个角落,最终都无功而返。大家不知道在他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事,大家既好奇,又担心。

  3.并列刻画主要人物行为和状态带给我们的独特感受

  例如:

  邻居前不久回了一趟老家,一回来就开始闷闷不乐,眼睛里时常弥漫着一层无法言喻的忧郁。记不清多少次,他一个人坐在门口,望着远方出神,嘴里似乎在默念着什么。这个老人怎么突然变得这么奇怪呢?

  又如:

  妈妈最近似乎每天都在从事着繁重的体力劳动,早出晚归,一回家便倒头大睡,脸色日益灰白憔悴,上面蒙着厚厚的一层倦意。她不说话,也不再打理家务,似乎回家的唯一目的就是睡觉。她是不是生病了?

  十一、借物喻人式

  任何事件,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发生。在这个环境中,总有某个事物的行为及状态表现出来的品质,与事件中人物的行为或状态表现出来的品质完全相同,这时候,我们就可以采用这种形式,作为叙事的开头。

  例如,写爷爷在田间劳作,表现爷爷默默无闻,无私奉献的精神。这一事件发生环境是原野静默,细雨蒙蒙。环境中的细雨表现出来的品质就与爷爷完全相同,这时候,叙事就可以采用借物喻人形式开头——借细雨喻爷爷。

  有时候,事件真实发生的环境中,无法找出这样的事物,作者可以根据需要,在符合生活实际的情况下,采用虚构的形式,换一个环境,利用环境中的物来喻我们笔下的主要人物。?

  例如,要叙事的核心事件是,邻居退休的奶奶,为了解决儿子儿媳的后顾之忧,放弃了颐养天年的休闲生活,到儿子家里,带孩子,表现老人有一份热,发一份光的奉献精神。老人照看孩子的地方本来在屋子里,作者从这个环境中找不到和奶奶品质相同的事物,就可以利用虚构的形式,将老人看孩子的环境换到外面,设定一种能够找到形象喻体的环境。可以在夕阳下照看孩子,把奶奶比作夕阳;可以在花坛边照看孩子,把奶奶比作化作春泥更护花的落红;也可以在树荫下照看孩子,把奶奶比作投下绿荫的老树。但这种虚构必须符合生活实际——我们设定的环境,在实际生活中没有人会到那里看孩子,这样的环境绝对不可以。

  (一)写作内容

  1.主要人物是谁。

  2.主要人物的行为、状态。

  3.将人物比作某物,某物是什么。

  4.物的行为状态,构成的环境。

  (二)具体写作方法

  1.单独刻画物的行为或状态,构成一个独特的环境

  例如:

  黄昏的雨,不知什么时候飘起来,无声无息。它带着轻柔,携着慈爱,将自己的身躯融入无边的原野,默默地滋养着远处的山川、河流,近处的花草、树木。

  又如:

  窗外的花,在风中无声地凋零。红艳的花瓣,接着春雨的力量,将自己一点点埋葬于花下,埋葬于春泥之下,渐渐地,渐渐地和春泥融为一体。

  【注意事项】刻画事物的行为和状态,凸显出来的物的品质,必须和下文要记述的事件中的主要人物的人品保持高度一致。如果事物的某种行为和状态,不能表现这种人品,绝不要做一字一句的描绘。

  2.先描绘构成环境的物的行为和状态,后描绘环境中主要人物的行为或状态

  例如:

  黄昏的雨,不知什么时候飘起来,无声无息。它带着轻柔,携着慈爱,将自己的身躯融入无边的原野,默默地滋养着远处的山川、河流,近处的花草、树木。爷爷披着蓑带着笠,一个人蹲在门前的菜园里,用一双布满老茧的手,专心致志小心翼翼的清理着田垄上的杂草,苍老的身影,和濛濛细雨悄悄地融为一体。

  再如:

  窗外的花,在风中无声地凋零。红艳的花瓣,接着春雨的力量,将自己一点点埋葬于花下,埋葬于春泥之下,渐渐地,渐渐地和春泥融为一体。奶奶坐在窗前,抱着刚刚学会爬行的孙子,轻轻哼唱着摇篮曲,僵硬、疲惫、酸痛的身影,在夕阳下,显得那样慈祥。

  这种写法,可以分为两个自然段,第一个自然段写某物形成的独特环境,第二个自然段写人。

  【注意事项】物的行为状态,表现出来的品质,必须与人的行为状态表现出来的品质高度一致。

  十二、由彼及此——比兴式开头

  所谓比兴,就是欲写甲,先写同类乙丙,用乙丙引出甲。

  例如:

  山不在高,有仙则名。水不在深,有龙则灵。斯是陋室,惟吾德馨。(《陋室铭》开头)

  作者本来要写陋室,却抛开陋室,先写山和水,用山和水来引出陋室。

  又如:

  晋陶渊明独爱菊,自李唐来,世人甚爱牡丹,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,濯清涟而不妖.....

  (《爱莲说》开头)

  作者本来要写自己爱莲花,却先抛开自己的爱好,先写陶渊明之爱和世人之爱,以此来引出作者之爱。


鲜花

握手

雷人

路过

鸡蛋

最新评论

返回顶部